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中,有一件特殊形制的木牌档案。顺治十二年(1655 年)六月二十八日顺治帝在宫中发布一道敕谕。其内容 :“中官之设,虽自古不废,然任使失宜,遂贻祸乱。近如明朝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魏忠贤等,专擅威权,干预朝政,开厂缉事,枉杀无辜,出镇典兵,流毒边境,甚至谋为不轨,陷害忠良,煽引党类,称功颂德,以致国事日非,覆败相寻,足为鉴戒。朕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特立铁牌, 世世遵守。”此道严禁中官(太监的别称)干政的谕令,当时被铸成 13块铁牌,立于 13 个衙门内。后来宫中将其内容又制成许多木牌,悬挂于宫中各处,以示儆戒。
顺治帝敕谕木牌
1644 年,清军入关。顺治帝(福临)登基即位,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初年,清廷设立总管内务府机构,总揽宫廷事务及皇室家务,统领上三旗(即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包衣(家奴)司其事。顺治八年(1651 年),年满 14 岁的顺治帝开始亲政。顺治十年(1653 年)六月,顺治帝采纳宦官吴良辅等建议,于次年裁撤内务府, 改设十三衙门,宦官与包衣兼用,为皇帝及其家族服务。实际上,宦官制度极易导致宦官专权,明朝宦官专权乱政现象最为猖獗,正如铁牌中列举的宦官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魏忠贤等人,破坏朝纲、结党营私、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等所作所为,加速了明朝政治、军事上的腐败。鉴于明朝宦官制度所带来的后患,顺治帝特立铁牌谕令, 严禁太监干政。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关于康熙帝严禁太监干政的记载
此令遂成清朝的祖制家法,历朝恪守。康熙元年(1662 年),宦官吴良辅被处斩,其罪行在康熙帝实录中这样记载 :“内官吴良辅,阴险狡诈,巧售其奸,荧惑欺蒙,变易祖宗旧制,倡立十三衙门名色,广招党类,恣意妄行。钱粮借端滥费,以遂侵牟,权势震于中外,以窃威福,恣肆贪婪,相济为恶。假窃威权,要挟专擅,内外各衙门事务,任意把持。广兴营造、糜冒钱粮,以致民力告匮兵饷不敷。”这一年,清廷裁十三衙门,恢复内务府,大大震慑和警诫了违制擅权的宦官,抑制了宦官势力的恶性发展。清朝对于太监的严格管理,从始至终,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