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史宬,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现属中央级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一史馆馆藏着世界上数量最庞大、内容最丰富、管理最系统的明清两代皇家档案。古老的石室金匮见证了 500 多年历史的风雨沧桑,也将在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里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以金为匮,以石为室”,用以保藏重要典籍的记载,直到明嘉靖时期皇史宬的建造,古人的创意才真正成为现实。皇史宬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 136 号,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明清档案库房。
皇史宬大殿
丘上疏
丘濬(1421-1495 年),字仲深,明代中期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政治家,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明弘治五年(1492 年),时任内阁大学士的丘濬上疏,奏陈收集、整理历代“经籍图书,立为案卷,永远存照”,以备“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之用。为此,他建议仿照古代“石室金匮”之意,修建一所“不用木植,专用砖石垒砌”的档案库房。
丘濬这项提议并未被当即采纳,直到 40 多年后的明嘉靖年间,皇史宬才开始兴建。这是由于当时明宫管理不善,经常发生火灾,大量书籍、档案焚毁,损失严重。据记载,明英宗正统四年(1449 年),“北内大火,文渊阁内所藏之书悉为灰烬”。武宗正德四年(1509 年),文渊阁又发生一次火灾。嘉靖十年(1531 年),宫中再次发生火灾。宫中频繁发生火灾,促使嘉靖帝“命内阁诸臣建造神御阁于南内”(神御阁后更名皇史宬)。嘉靖十三年(1534 年)七月,正式动工兴建神御阁, 历时两年,嘉靖十五年(1536 年)七月竣工,距今已有 483 年的历史。
纶绋勿易
神御阁最初是为敬奉皇帝画像而建,所以命名“神御阁”。工程完工后,嘉靖帝又决定用于存放皇帝的实录和圣训,而皇帝画像则另修景神殿(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内)供奉,乃将“神御阁”更名为“皇史宬”。
“宬”,《日下旧闻考》援引《燕都游览志》注释说:“宬与盛同义。”《说文解字》曰 :“宬,屋所容受也。”明崇祯朝进士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上记载,皇史宬的名字是由嘉靖帝钦定的。也有传说认为, 神御阁建成后,嘉靖帝题写匾额,忽发奇想,欲命名为“皇史藏”,却不慎笔误,写成了“皇史宬”,发觉写错一字后,在旁陪侍的大学士张孚敬替皇帝解围道 :“惟天子孝文御书即为纶绋,请勿更易”。意思是说皇帝您写成什么就是什么,不用改写。结果将错就错,皇史宬的名字便使用至今。现在,皇史宬大殿正上方所悬满汉文合璧的“皇史宬”匾额,为清朝所遗石匾。
格局精巧
皇史宬由皇史宬门、皇史宬正殿、东配殿、西配殿和御碑亭五部分组成。整个院落围以高墙,总面积达 8463 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 平方米。皇史宬门,三券门南向,左右各一个小门,左称“ (lóng) 历左门”, 右称“历右门”。门拱是莲菱图案,为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皇史宬建筑平面示意图
皇史宬正殿,坐落在 142 厘米高的石基上,四周环以汉白玉石栏,四角由四个大的螭兽镇角,兼具排水功能。殿前是一宽敞的平台,前为丹陛,绕以汉白玉雕栏。正殿屋顶盖以黄琉璃瓦,吻兽相向,梁柱斗拱,窗棂椽子,全为砖石所砌。皇史宬正殿为庑殿顶式建筑,四面为坡,四条垂脊上各有 9 个吉祥琉璃小兽,琉璃小兽按照坡脊的长短和柱高安设,基本上是二尺配装一件。皇史宬安设 9 件,表明建筑规格具有很高的地位。正殿为北京最大的无梁殿建筑,东西九楹,正中券门五座,石门重达几吨,凭一人之力,难以开启。皇史宬的东、西配殿,形制相同,二殿规模较小,亦非无梁殿。
御碑亭是清嘉庆十二年(1807 年)重修皇史宬时所建,是院内唯一的清代建筑。亭内有御制重修皇史宬碑一座,记叙了皇史宬的兴建历史、建筑功能、重修原因等内容,距今有 200 多年的历史。
皇史宬大殿建筑全部采用砖石结构,且外墙四面采取梯形的建筑形式,具有典型的“石室”特点,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和防震作用。南墙厚 6.10 米,北墙厚 5.84 米,东、西墙厚 3.70 米,坚实的墙壁可使殿内冬暖夏凉,温湿度相对稳定。
殿外地基高 1.42 米,殿内有 1.42 米高的石台,且石台与墙壁离开一定距离,殿外四周各有疏水漏口,因而有利于档案防水、防潮、防霉。东西对开的窗子,加上穹隆式的殿顶更容易通风,便于净化调节室内温湿度,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正是皇史宬建筑的这些功能和特点,从防火、防水、防霉、防盗等多方面,为档案的保管、保护、保存创造了条件。在约 500 年前的明代,仅用两年时间,就建成了这样一座设计精巧、坚固耐久的档案库房,实属不易,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