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七月初七,传说此夜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南北朝时期即有相关记载,当时民间在七夕当日有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陈设瓜果乞巧的习俗。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传统习俗增添了看天河、祭织女、拜牛郎、祈求牛郎织女赐予富贵的内容;出现了卖巧果、设家宴等乞巧的节日活动,因此,七月初七日被称为七夕节、乞巧节或女儿节。
明清宫廷中也有过七夕节的习俗,且比民间更加隆重。明代宫廷过七夕节,不仅保留了搭彩棚、丢巧针以乞巧的风俗,而且宫眷们还要穿着装饰有鹊桥补子的吉服,在宫中摆设香案,陈设瓜果、酒水等供品,夜晚向着星空祭拜。
清代宫廷里过七夕节更为别致。皇帝、皇后率领内廷拈香行拜祭礼。祭拜“牵牛河鼓天贵星君”和“天孙织女福德星君”;摆放香案和牌位,供品摆有满族特色的鹿肉、腌肉、鲜菜七样(芹菜、香菜、春不老、王瓜、冰茄子、豇豆角、扁豆角)和传统的巧果。七夕乞巧与拜祭牛郎织女的活动多在圆明园的“西峰秀色”进行,行礼的时候配有简单悠扬的乐曲,并安排有月令应承戏《七襄报章》《仕女乞巧》。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清宫的乞巧活动改在西苑紫光阁举行,到了晚清时期有时也在御花园或者颐和园举行。
七夕戏单
有趣的是,清宫里的七夕节,宫中的女眷们不分尊卑一同进行“丢针看影”的游戏。这是一种流行于北方的投针于水以观针在水中日影的乞巧方法。提前几天,宫里上下就忙着挑水做准备。水装在配有小瓷碟的青瓷深斗水碗里,放在廊檐下太阳能照到的地方暴晒。到中午时分,水面便产生一层薄膜,这时将绣花针放在水面,浮而不沉,然后观看针在水中的影子。如果这时看到水底的针影成云、花朵、鸟兽的影子,就表示投针的女子是个巧妇;如果水底针影两头粗中间细像棒槌样的,那就预示着这位女子和织女无缘。初七晚上,颐和园的亭子和游廊上聚满参赛和观赛的妃嫔宫女。她们在月光下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谁乞到的巧越多。这一传统的七夕夜闺阁女红比赛,显得格外轻松有趣。平日矜持的宫眷们嬉笑打闹,宫中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
七夕节的吃食都冠以“巧”字,其中“巧果”是最有特色的食物。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是七夕节面类食物的总称,款式很多。每到七夕,清宫御膳房下的内外饽饽房都要连夜赶制应节面食——七夕节的巧果。其做法是用油、面、蜜糖为原料,用模子压出来,或蒸或炸成各色新奇精巧的图案。
乾隆五十七年《节次照常膳底档》
清宫御茶膳房《节次照常膳底档》档案中记载,乾隆年间,制巧果的式样有采芝花篮、太平宝钱、吉祥仙糕、仙葩笊篱、宝塔献瑞、如意云果、万年鸿福等7个品种。档案中还记载了制作巧果所用的材料,即每7种巧果(一盒)用“面粉十斤,江米面二斤、白糖三斤、香油四斤、黄米面八两、芝麻八合、梅桔三两、青豆三两、红豆三两、澄沙一斤、红枣六两、绿豆三两、红花水二钱、红棉纸五张、蓝靛二钱”。其中面粉、江米面、白糖、香油、澄沙、干枣是制作巧果的原材料,其余均为点缀用。红棉纸、红花水、蓝靛等则是用于染色。清代宫廷饮食不仅满汉融合,并且南北风味兼具。清代宫廷的点心也形成了荟萃南北、融汇东西的特色。清宫巧果就是在满洲饽饽的基础上吸收了江南糕点制作的技法制出的节令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