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是正阳门城楼和其南面箭楼的统称,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门,因位于皇城和宫城的正前方,人们也称其为“前门”“前门楼子”。它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 年),原名“丽正门”,明正统年间改名“正阳门”,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正阳门历明清两朝,四次毁于火灾,又四次重建(一说五毁五建),见证了几个世纪的国运兴衰、朝代更替,是很多老北京人最为深刻的城市历史记忆。
三桥、四门、五牌楼
正阳门的城楼、箭楼、瓮城、正阳桥和五牌楼以及正阳门瓮城内的关帝庙、观音庙共同构成了一组布局合理、造型庄严、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其建筑规格高于内城其他八门,素有“三桥、四门、五牌楼” 之说。三桥是指箭楼正南前方护城河上的正阳桥。它其实是一座石拱桥,但宽阔的桥面被栏杆分隔成三路通道,居中的通道正对着箭楼门洞,称为御道,只有皇帝才能通行。四门是指正阳门共有四个门洞,即城楼门洞、箭楼门洞、瓮城两侧东、西闸门各一个门洞。内城其他城门只有城楼门洞和瓮城单侧闸门的门洞,而它们的箭楼皆无门洞,只具备防御堡垒功能。五牌楼的名字缘于正阳门是五间、六柱、五楼的建筑样式。在明代,京城九门都建有牌楼,但正阳门的牌楼规格最高,有五个开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乾隆二十七年(1762 年)关于正阳门牌楼奏销黄册内,不仅详细记述了修葺牌楼所用工料开销,还明确记载了正阳门牌楼的建筑规制,如牌楼正中面阔 3 丈 1 尺,二次间各面阔 2 丈 2 尺 6 寸,最小的两间均面阔 1 丈 7 尺 7 寸……这些数据为我们今天对正阳门牌楼的修缮提供了历史依据。
四毁四建
正阳门城楼自建成后曾四次被火,四次重建。第一次在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 年),第二次在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第三次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第四次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在清代档案中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清代三次修缮正阳门的情况。
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五月,正阳门城楼失火。乾隆帝命英廉与和珅监督,同年十月完工。然而,此次重修并不顺利,因采用砖石材质斤两沉重,修好后的箭楼和门楼未及几个月竟出现了开裂的情形。
乾隆帝对监修官员进行了处置,并要求监修官员赔付 50% 的工程款, 其中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英廉赔付 35%,其余监督官员赔付 15% ;另一督办官和珅因修城门时在热河,并未督工,不予追究,但和珅仍主动上奏请旨赔付。
户部右侍郎陈璧为增加正阳门楼维修工程经费事奏折(局部)
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十二月,正阳门外东月墙铺户起火,火势漫延,殃及正阳门第一层箭楼。由于“明年修复方位不宜”,道光帝指派内务府大臣迅速勘估兴修,务必要赶在立春之前开工。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对于当时的清王朝来说是个多事之秋。这一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正阳门城楼和箭楼被重炮轰击,雪上加霜的是驻扎在城内的印度军又不慎把正阳门城门彻底烧毁,只剩下城墙和门洞,清政府为此投入巨资修缮正阳门。这次工程分为两个阶段, 历时 6 年之久。据负责此次修缮工程的户部右侍郎陈璧估算,约需花费白银 44.3 万两之多。这对于当时内忧外患、国力凋零的清政府来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从各省筹措工程银两。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各省陆续解到银 52 万多两。第一阶段以修缮正阳门门楼为主,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阙楼、堆拨房、将台、千斤闸等工程均已报竣”。门楼修缮完成后,剩余的银两第二阶段便用来修东西闸楼。
正阳门内两座庙
正阳门内越城东边建有观音庙,西边建有关帝庙。在京城九门之中,唯独正阳门旁建了两座庙,这表明正阳门的规格等级之高。根据一史馆所藏档案记载,观音庙在乾隆十年(1745 年)由官方耗银 2921 两进行修缮。修缮后的观音庙有大殿 3 间、后殿 5 间、东西配殿 5 间、碑亭 1 座、焚锦炉 1 座。关帝庙为私庙,由庙内住持道士自行修理。直到道光八年(1828 年),道光帝在关帝庙拈香后,该庙才由官府出资修葺,并每月给香银 3 两。
清代皇帝在天坛或先农坛祭祀完毕,经过正阳门时要稍作停留, 到关帝庙和观音庙拈香。据《光绪朝实录》记载,光绪帝曾到正阳门的关帝庙和观音庙拈香达 68 次之多,大都是在先农坛行礼,在圜丘祭天,去皇穹宇拈香等事毕之后进行。这从侧面反映出面对日薄西山的清王朝,皇帝无力回天,只能将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神明的护佑之下了。
正阳门作为京城九门中地位最高的城门,有关它的传说和史事记载很多。这也印证了一座城门和一座城市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修葺一新的正阳门依旧屹立在那里,继续见证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