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认删除?
皇帝管家借钱不还惹官司
2021.06.23
作者:刘文华
0
0

内务府是清代掌管宫廷事务的机构,“掌上三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可以说是皇帝的管家。但这个管家的日子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富裕。清末,内务府甚至要向号商借钱度日,还为此吃上了官司。

入不敷出

内务府的主要开销,是庞大的内务府包衣人口的供养及宫廷的日常开销,是难以大幅缩减的刚性需求。内务府经费的筹措手段主要包括参斤变价(把东北进贡的人参交各税关变卖),发商生息(又称帑利,即将皇帝的私房钱——“内帑”借贷给大盐商,每年收取利息),关税盈余,织造、关督、盐政缴进的各项节省、养廉、平余银等。但道光朝以后,这几种筹款方式都接连出现问题。首先帑利难以为继,尤其是缴纳帑利最多的长芦、两淮盐商,都被各项沉重的正式、非正式的赋税负担压垮,已经不能正常缴纳内务府帑利,盐政改革也没有根本扭转这种状况。其次,清代后期,东北的人参资源减少,导致可以发商变价的参斤剧减,于是从道光年间开始清廷采取向各税关摊缴参价银的制度加以弥补。最后,清末各税关支付军饷、偿还外债的压力,加之督抚坐大,各自为政,使得各税关未能按时缴纳内务府盈余银。于是,从同治年间开始,清廷先后两次向各省、各税关摊派百万的内务府经费,以保障内务府的基本开支。但是,这百万的内务府经费经常缴不足额,解送也不够及时。

借钱度日


内务府经费入不敷出,就只能要求户部垫补,或者向号商借贷。向号商借贷始于光绪初年,一开始,内务府还遮遮掩掩,并未向宫廷正式报告。后来有官员将事情捅了出来,内务府才向皇帝奏报。号商即银号、钱庄,是随着清代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清代中期以后逐渐成长壮大起来的金融机构,主要办理汇兑、银钱兑换、收放款等业务。内务府合作的号商主要是恒利号和泰元(泰源)号,这两家都是当年京城著名的钱庄号商。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当年京师钱庄,首称四恒号”“资本雄厚,市面繁荣萧索与有关系”,所谓的“四恒”即恒利号、恒和号、恒兴号、恒源号,是清代北京城资本最雄厚的钱庄,乾嘉年间,由浙江宁波、绍兴人开设,把持着京城的金融业务,发行的银票“市民皆视同现金”。



天津恒利金店

除四恒外,另有开设在西华门外南长街的泰元号,专门承放宫内及内务府款项,名头甚至比四恒更响,民间有“四恒不如一泰源”之谚。当时不少内务府下属司处的衙署就坐落在南、北长街,包括都虞司、会计司、营造司、庆丰司、慎刑司和奉宸苑等。泰元号选择在南长街开店,或许就是为了靠近它最主要的顾客、最大的金主——内务府。另外,能够在这样一个处于皇城核心区的地方开店,也表明了它与宫廷的亲近关系。从清宫档案来看,泰元号一般承担内务府次数众多但总量较少的日常放款,几百两至几千两的居多。而恒利号则承揽内务府的大宗借款,一次放款数万两甚至上十万两。以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为例,内务府这一年中从恒利号借贷了 1103592 两,从泰元号借贷了 54595两,从恒利号借的银两比从泰元号借的多得多。



from clipboard

内务府借还号商银两数目清单(局部)

惹上官司

内务府向号商的借款,是以未来的收入作为担保的。在档案中,经常可以看到,某省某关的内务府经费解到后,一分为二,一大部分用于向号商还款,另一部分则用于内务府的日常支出。清朝的存续,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双方各取所需,内务府得到大宗的现金银两来应付日常开支,号商则取得不菲的利息收入。承平年代,借贷关系保持得不错。但是,1911 年清朝轰然倒塌,内务府一下没了每年上百万两的经费,但仍欠恒利号 50 余万两巨款,这就成为大问题。

虽然清帝退位协议上约定,每年民国政府给予清室 400 万两(改铸新币后改为 400 万元)的“优待费”,但这也就不足额地拨付了几年,后来就一直拖欠着。在还能领到“优待费”时,内务府陆续向恒利号交还了 30 余万两的欠款。领不到“优待费”后,内务府没有了大宗进项,也就不向恒利号还款了。恒利号当然不甘心 20 余万银两的款项化为乌有,就将内务府告上了法庭。京师地方审判厅受理了此案件,内务府在判决后又归还了恒利号 2 万多两欠款,但仍欠着超过 20 万两。到了 1923 年,恒利号又追索 :“据该府迭称无力归还,须俟领到优待费始能次第清偿。”确实,当了被告后,内务府函请北洋政府国务院转催财政部拨发积欠的“优待费”,国务院也发函给财政部、司法部要求办理,不过,这只不过是在公文上转转圈罢了。恒利号当然了解这“优待费”是画饼,要等内务府领到“优待费”才还款,那基本也就是永无清偿之日了。于是恒利号上诉说内务府的动产不动产价值无算,申请强制执行。然而,时局丕变,1924 年,清室小朝廷被冯玉祥赶出了宫禁,内务府也做鸟兽散。恒利号陷入讨债无门的窘境。于是,他们把被告指向了清室办事处,要求从内务府在京兆地区地亩(即清代时的“皇庄”)的留置费中扣抵还债。清室办事处回应说 :“查前内务府欠债累累,不仅该商号一处,此端一开,不知伊于胡底”,断然拒绝了恒利号打内务府不动产的主意。1925 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几年后北洋政府被推翻,北京城完全换了天地。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恒利号的债款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相关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