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认删除?
第四届中国·琉球历史关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来源:撰稿 时间:1997.10.28
0
0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和日本国冲绳县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琉球历史关系研讨会于1997年10月28-3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中国、日本专家学者49人。开幕式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刘余才主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研究馆员邢永福与日本冲绳县《历代宝案》编辑委员会副委员长、琉球大学教授金城正笃代表冲绳县教育委员会教育长安室肇分别致词。开幕式后,进行了大会发言,与会者对发言者的论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会后,中国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沈正乐等领导会见了与会的日本学者,并合影留念。

研讨会共收到论文7篇,其中日本学者论文2篇。其一为《历代宝案》编集委员会委员、冲绳县立博物馆前馆长系数兼治的《论册封使齐鲲》。本文认为册封使的派遣最为重要的是统治伦理的贯彻执行,册封礼仪被视为一个本着君臣之义不可不办的命题,而经济上的利害关系则被忽视,其推进这一政策的政治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其二为《历代宝案》编集委员会委员、神户女学院大学教授真荣平房昭的《鸦片战争前后的东亚国际关系和琉球》。本文对鸦片战争前后的东亚国际关系中,特别是对通过琉球渠道所得到的海外情报的传播和福州交易动向等问题进行分析,以阐明当时的历史情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学者论文5篇。研究馆员秦国经的《乾隆时代的中琉关系》,认为此时的中琉关系,由于封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使中琉间政治关系更为稳定和密切,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也得到全面而深入的发展。保管利用部利用组组长、馆员朱淑媛的《清代琉球国的朝贡与表奏文书》,本文依据馆藏琉球国王的表奏文书,从朝贡、谢恩、经济、文化四方面论述其交流,尤其对谢恩贡进行了分析研究。副馆长、副研究馆员邹爱莲与保管利用部利用组副组长、馆员高换婷合写的《清册封使赵文楷李鼎元赴琉球册封活动浅析》。本文通过嘉庆五年赵、李二人赴琉球册封活动过程的分析,阐述此次册封的特点及在清代中琉关系中的作用和意义。尤为突出的是此二人回国后,分别以诗与日记两种形式撰写《槎上存稿》、《使琉球记》,生动详细地记述了赴琉球的经过和在琉球的活动。李鼎元还在杨文风和首里成四公子的帮助下,搜集琉球寄语3000条,汇成辞典《球雅》。满文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吴元丰的《新近发现的清代中琉关系满汉文档及其价值》。作者从馆藏内阁全宗的内秘书院档、内国史院档、史书与题本中,发现顺治朝18件、康熙朝3件有关档案(满文14件、汉文4件、满汉合璧3件),填补了过去公布的档案中的缺漏。这21件中有16件在《清实录》、《历代宝案》中均不见记载。其内容为:顺治?年琉球国王舅马宗毅出使中国过程;顺治十一年清遣使册封琉球国王尚质;康熙二十三年清赏赐琉球国王及贡使;康熙三十一年琉球国遣使进贡,并对其由来及研究价值进行论述。研究馆员俞玉储的《对清代琉球难船为贸易而漂流之我见》。作者对日本学者西里喜行关于琉球难船的性质,有不少以私人贸易为目的的漂流船这一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已公布的清代乾、嘉、道、咸、同五朝关于琉球王国船只漂至中国沿海省分的档案进行了疏理,删除了贡船、接贡船、护送中国难商之船等其目的是直接来中国的遭风难船事件,对其它243起难船事件,逐件、分类列表,采取排除法进行了研究,没有发现一起很明显是为贸易目的的伪装漂流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