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认删除?
第六届中国·琉球历史关系研讨会综述
来源:刘兰青(作者) 时间:2001.10.15
0
0

2001年10月15日至18日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日本冲绳县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琉球历史关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北京市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以及日本冲绳县教育委员会、冲绳县公文书馆、琉球大学、大东文化大学等中日两国的专家学者总计49人参加了本届研讨会。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研究馆员邢永福,日本冲绳县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津嘉山朝祥分别代表中日双方致开幕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刘余才主持大会开幕式,副馆长、研究馆员冯伯群主持大会闭幕式并致闭幕词。

在本届研讨会上,中日双方共有9位学者提交学术论文并做了大会发言。他们分别从政治关系、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了中琉历史关系中的一些问题,披露并利用了一些鲜为人用的新史料,以新颖的立意和选题,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学术观点。

中国和琉球两国在明清时代的政治关系与中琉关系中最核心的朝贡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中日双方学者观注和研究的主要课题。在本届研讨会上,学者们分别利用新的史料,从新的角度对这方面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邹爱莲所撰《“台湾事件”与琉球案》一文,通过对“台湾事件”引发的“琉球案”的发生、发展过程的研究和分析,深入阐述了复杂历史背景下的中国、日本和琉球三国的政治外交关系,以及这一中琉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中、日、琉三方所产生的深远的历史影响。该文与以往此类论文的不同点在于文中运用了许多新史料,这些史料是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国内从未公布出版过的原始档案,是研究中琉历史关系的珍贵的第一手材料,极俱研究价值。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主任、研究馆员吴元丰则以《南明时期中琉关系探实》为题,对明清两朝交替、社会动荡、政局纷乱之际,琉球与南明政权间保持朝贡关系的原因进行探究,认为是正统观念、贸易利益和地缘关系所致。从新的角度对以往研究中未给于充分关注的南明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中琉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充分的肯定。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李国荣在《独特的历史现象:雍正朝减免琉球正贡问题述析》一文中,对中琉关系史上独具特色的雍正朝琉球朝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认为琉球执意按期入贡与雍正坚持减免一次正贡,中琉双方相持不下的原因,就琉球国王而言,除其他因素外,最重要的是每次朝贡贸易都获得巨大的经济实惠;就雍正皇帝而言,除对贡使海途安危的关心与减轻琉球负担之意外,不可忽视的,是雍正的务实治世态度和刚毅性格。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探研独特的历史现象,使文章富有新意。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利部利用组组长、副研究馆员朱淑媛的《论清政府对琉球贡使等出入关境的管理》一文,从入境管理、出境查验、难民入关查验及管理等方面,对中琉交往中,清政府制定和形成的对琉球国贡使和遭风难民等出入关境的一系列查验管理措施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这些管理措施充分体现了清政府宽严相济的政策,琉球国统治者对此感恩戴德,这也正是琉球国与清政府确立宗藩关系后,始终坚持朝贡不辍的真正原因。

在中琉经济贸易研究方面,与会的日本学者在自己所擅长的专门学科范围内,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论证。如日本冲绳公文书馆史料编集室室长安里嗣淳所撰《正式交涉之前的琉球和中国》一文,从考古学的角度对冲绳各岛陆续出土的中国战国时代的“明刀钱”、汉代的“五铢钱”、唐代的“开元通宝”等古代钱币,以及中国制造的瓷器等文物进行考察,探研并论证了在1372年(明洪武五年)中琉两国正式建立封贡关系之前,即在久远的古代,中琉间就早已有了间接的经济关系。可以说,从考古文物方面研究中琉关系,观点新颖,富有创见,拓宽了中琉关系史的研究领域。

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生田滋的论文《明代禁海政策的废止和琉球、越南、葡萄牙》,以大量史实论述了明代禁海政策对琉球和东南亚各国贸易的影响问题。作者认为,明朝的禁海政策使国际贸易中心从那霸转移到双屿。在禁海令废止后,中国的民间商船向海外航行得以公认,那霸成为中国同萨摩贸易的中继地点。该文论据充分,视角广阔。

在中琉文化交流研究方面,中日学者也分别撰文,从礼仪文化、民族风俗、宗教信仰、文学诗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考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利部主任、副研究馆员杨永占所撰《从清代档案看册封琉球国王与妈祖崇拜》一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将人们对传说中的海神妈祖崇拜祭祀与清朝册封使的出使活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探讨了中琉两国礼仪文化和祭祀文化的很多相似与相融之处,认为这是几百年来包括册封活动在内的中琉两国友好往来、文化交流达到相互融合的结果。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编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胡忠良的论文《从清宫档案谈清帝御赐琉球国王匾额事兼谈清宫御匾制作》,通过清宫档案中对清代历朝皇帝御赐琉球国王匾额的有关记载,包括各匾的内容、形制、制作地点和时间等史实,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作者根据清代档案,对过去很少有人研究的清宫御匾制作及风格等进行了探研,史料翔实,论述充分。

日本琉球大学教授上里贤一的《王登瀛<柔远驿草>和琉球》一文,通过对《柔远驿草》一书的背景和内容的分析介绍,阐述了清朝诗人和琉球的役人学生之间友好交往的历史等。作者评述《柔远驿草》一书是中琉交流史上的一朵奇葩,使我们对中琉人民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新的认识。

本届研讨会与会者提交的论文不但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届研讨会,而且选题新颖,涉及面广,学术讨论更加深入。研讨会上中日两国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互相切磋,体现了两地学者求实探索的良好学风。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本届研讨会将中琉历史关系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并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