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牌,顾名思义就是系在腰间的牌子。它有今天介绍信、出入证的作用,是一种身份凭证,在出入宫廷大内时使用。据笔记记载,明朝腰牌在材质、大小、使用范围各有不同。如大内侍卫用银制腰牌,军队用铜制腰牌,官员们可用玉制腰牌,而锦衣卫等特务机关则更多使用木制腰牌。清代宫中腰牌,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翻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一探究竟。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腰牌档案
清代腰牌的起源。清代腰牌,最早出现在清太宗时期。据《清太宗实录》记载,为了解决清初满汉官员之间的矛盾,天聪五年(1631年)十月,参将宁完我上疏皇太极,请求定官制、分服色,以明朝纲秩序,其中提道:“……宜急分辨服制,造设腰牌,此最简最易关系最大者。”清太宗采纳此建议,并命人制作腰牌,按照官阶、身份颁发。由此可见,清代最早的腰牌,是用于区分级别、身份,使人一眼便能看出佩戴者的品级、身份。
随着全国统一,腰牌的种类及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紫禁城内,宫中腰牌成为各类人等进出宫中的重要凭证,不仅规制不断完善,数量也相当惊人。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腰牌档案
宫中腰牌的规制。清宫腰牌,多为木质,满汉合璧,大小尺寸各异,正面烫有“腰牌”字样,由内务府制作,发给内阁、内务府及内廷行走各处供事的书吏、苏拉等,三年一换,如有人员更替则随时上报更换。
最早的宫中腰牌形制较为简单,并无姓名、相貌等特征。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正月,户部尚书敬征上奏提出,宫中所使用腰牌,由于没有烙印所属衙门,普遍存在着混用、借用的现象,不同衙司的杂役拿着不同的腰牌,皆能自由出入于宫中,紫禁城各门查核不便。于是,道光颁下谕旨,令内务府将原设腰牌式样,添注各部院衙门、发牌年号等名目,另行铸造火印戳记,再行颁发佩戴。同时,更换时间自当年二月初一起,由前锋统领、护军统领等严格监管各门章京护军,对出入禁门的人员严密稽查,严明新换腰牌,方准放行。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关于改进腰牌样式的上谕
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又要求“于腰牌上详书花名、年貌”,并“著各门值班官员与内务府衙门互相查察”。因此,目前尚存的清代晚期如同治、光绪、宣统等各朝的腰牌,其烙印内容包括了持牌者所属衙门、姓名、年龄、相貌特征及发牌年代、编号等。腰牌规制至此基本完备。
宫中腰牌的数量。清宫腰牌的种类与使用范围如此广泛,那么,究竟有多少人在使用宫中腰牌呢?从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初五日(1773年12月18日)的一份内务府档案可以看到一个详细的数字:“……查各部院衙门各馆并臣衙门所属七司三院各等处应行出入禁门人役佩戴火印腰牌,经分别该处事务繁简酌定数目,计部院衙门各馆书吏、皂隶、校尉、厨役等项人役供给过腰牌三千六百六十八面,臣衙门所属七司三院各库各作、茶膳房及各他坦苏拉、匠役、厨役、书吏等项人役,共给过腰牌三千七百六十五面……方略馆原有十八人将届满未领,现补人员申领腰牌等……” 将已领腰牌的面数与未领的人数相加,可以估算出乾隆三十八年进出宫中的杂役共计7451人,数字相当惊人!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记载腰牌使用数量的档案(局部)
宫中腰牌的稽查制度。腰牌的作用是严格管理宫中的进出人员,事关皇帝生命安全,自是各门护军的头等大事,相关的规章制度也十分严格。道光十六年(1836年),御史许球上奏申门禁以严宿卫一折,提出紫禁城内的前锋护军统领、参领以及军校,必须分班轮值。所有官员、匠役、随从等不得滥行出入各门,也不得绕杂混淆。对于工作范围遍布宫中的匠役,在其进出各门时检查腰牌尤其严格,特别是隆宗、景运二门,直通军机处、乾清宫、养心殿等要地,更需由内务府派出专人,专司稽查。同时,紫禁城每天五更开门后,官员等有事进宫,只准放进,不准放出,必须等到天明后,方可放行。考虑到嘉庆十八年(1813年)发生过天理教徒由东西华门冲击禁宫的事件,道光认为此奏并不为过,遂传谕内阁,着各护军统领严格执行,直至清末。
清实录中记载道光十六年严格稽查腰牌的上谕
自清入关后顺治朝起,宫中腰牌的规制及稽查制度日趋完善,晚清还有了铁质腰牌,上贴有纸,书写使用者的姓名、相貌、年龄等。然而,腰牌上的空间毕竟有限,对于相貌只能简单注明“面黄无须”等,想要蒙混过关还是有机可乘的。随着照相技术的引进,出现了贴有使用者照片的门照,已能基本杜绝冒名顶替的可能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