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征战,师出有名。起兵一方在战前公开宣战,并告天誓师,进行战争动员。在《尚书》中记载《甘誓》、《汤誓》、《牧誓》等诸多誓词,以夏启、成汤、武王等上古王公之名发布,誓词主旨是说明战争的意义,明确军纪,在起兵之前谕告全军,进行动员。这一传统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得以传承。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七大恨”榜文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珍贵档案中,有一件皇太极入关攻打永平(今河北卢龙)时发布的榜文。档案时间为天聪四年(1630年),文中完整复述了其父努尔哈赤起兵伐明时的“七大恨”誓词,揭示出对明宣战的七大理由,故称《金国汗攻永平誓师安民谕》,习称“七大恨”榜文。
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起兵伐明,以“七大恨”告天,书之成文,正式拉开了对明公开宣战的序幕,后世遂以“七大恨”作为努尔哈赤与明朝公开决裂、发起对明全面战争的宣言。据考证,努尔哈赤时期的“七大恨”原稿已在誓师时焚毁。
今存档案为天聪四年正月印刷黄榜。档案曾保存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后移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七大恨”全文除见载此件档案外,尚有明神宗实录、满文老档、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等各文本,因均系追述所成,故内容不尽相同。而此件榜文,恰可发挥印证的作用。经著名历史学家孟森先生考证,在迄今可见的各种“七大恨”内容版本的文献中,该榜文当属最接近其成文13年前努尔哈赤“七大恨”原始版本的文本。
该档案既是告天誓词、出兵檄文,也是安民榜示。全文以汉字书写,纸质刷印,纵75厘米,横100厘米。虽系以一国之主名义发布,但文体不拘一格,通体顶格书写,纸质也相对粗糙,可用于宣读和张贴。档案中完整地复述了努尔哈赤起兵伐明怀有的“七大恨”,以此“叙我起兵之由,明我奉天之意”。这“七大恨”的内容是:(一)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二)明朝偏袒叶赫、哈达女真,欺压建州女真;(三)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范围,强令努尔哈赤抵偿其所杀的越境人命;(四)明朝在建州与叶赫的部族争战中出兵帮助叶赫;(五)明朝支持叶赫部背弃盟誓,将已许嫁努尔哈赤的女儿转嫁蒙古;(六)明朝驱逐居住在边境的建州百姓,毁坏其房屋田地;(七)明派遣官员赴建州作威作福。
此件档案是清朝开国史上一份重要而特殊的文书。集告、檄、谕等形式内容为一体,行文、格式质朴简单,别具一格。
《大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5关于“七大恨”的记述
学界对“七大恨”文本非常重视。孟森先生发表《清太祖告天七大恨之真本研究》一文,在学界引发了学术辩论,并引领了利用原始档案研究清史的风气。对于明末清初的历史研究,此件档案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