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仁先,晚清著名外交家、经世派学者,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七年(1837)中举,二十七年中进士,咸丰三年(1853)协助曾国藩创建湘军。同治二年(1863)署广东巡抚,五年罢官。后主讲长沙城南书院。光绪三年(1877)至四年,任驻英公使。七年至十二年,主讲长沙思贤讲舍。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善本《清代中兴名贤手札》手稿册页,其中有郭嵩焘致曾国藩函札七通,形成于咸丰七年至同治三年间。内容涉及僧格林沁与第二、三次大沽口之战、长江口岸通商、两淮盐政、李际晟京控案等重大历史事件,对于研究晚清政治、经济、外交和郭嵩焘洋务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批函札未经整理刊行,岳麓书社《郭嵩焘全集》失收。今予以整理,按时间先后为序。未能释读、缺失之字,以□代替。
——辑注者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