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下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举办第十四场青年学术沙龙,邀请一史馆入选“清代宫廷史学术研讨会”的论文作者进行学术交流。
清代宫廷史研究会是研究清代宫廷历史的学术性组织,是清代皇家遗址文物单位与清宫档案保管单位组成的团体会员制学会,于1989年由一史馆与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承德市文物局、清东陵文物管理处、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共同创立。研究会成立36年来,研究队伍持续壮大,学术活动蓬勃开展。4月12日,第十五届清宫史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大学召开,25家单位的71位学者齐聚深圳,围绕清宫史事、宫廷文物、宫廷建筑与园林、宫廷政治活动与管理机构、清代边疆治理与民族团结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一史馆7名同志在会上作学术交流。
王金龙的《清代“开化纸”相关问题再探》论文,介绍了一史馆所藏54件奏事处汇奏的各部院衙门领用纸张总折档案中开化纸的使用情况,同时考证了“金线榜纸”和“连四纸”的相关情况。
李展所作《从清宫档案看雍正、乾隆时期〈古今图书集成〉的管理使用》一文,介绍了雍正、乾隆时期《古今图书集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各阶段管理使用的不同特点,并分析了其管理使用演变的原因。
佟利丽所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宫内府舆图〈黄河源图〉绘制刊刻考——兼论乾隆皇帝“大一统”思想》一文对《黄河源图》的绘制刊刻、图说及地名等诸多细节的考证,揭示了《黄河源图》蕴藏的丰富内涵以及乾隆皇帝的“大一统”思想。
刘文华的论文《清末清理皇室经费述论》,介绍了清末清理皇室经费的过程,包括光绪年间清理皇室经费被纳入预备立宪的计划,宣统年间内务府对皇室经费的调查以及度支部对皇室经费的厘定,并阐述了清理皇室经费终结及其影响。
李宇的《从蛮夷到上宾:〈万国来朝图〉对〈皇清职贡图〉人物像的复制与重塑》一文,比较了两幅图的形成时间、图中形象的差异,介绍了《万国来朝图》中国家的分类及考证,分析了朝贡使节形象重塑的原因。
徐春峰所作《清代皇族的基层治理——以正红旗族长宗室凤平及其冒领恩赏事件为中心》一文,讲述了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正红旗头族族长宗室凤平冒领恩赏银的历史事件,阐述了清代以血缘亲疏远近为纽带的皇族宗族管理模式,继而分析了皇族宗族基层管理缺漏之处
卢溪的论文《药石化玉——清宫档案中的止血石初探》,介绍了止血石在康熙朝的由来及作用,以及雍乾二朝止血石作用的变迁,分析了止血石由“药”化“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演变逻辑。
此次学术沙龙,旨在鼓励青年档案工作者积极开展明清档案研究,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和学术素养。一史馆报送的参会论文多立足于挖掘馆藏档案价值,彰显了明清档案的学术生命力,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