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下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举办第十二场青年学术沙龙。本次沙龙以“馆藏档案识读·臣工题奏文书”为主题,特邀我馆副研究馆员刘文华担任主讲人,聚焦清代档案中常见的奏折文书,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述与识读之旅。
整个沙龙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刘文华副研究馆员系统阐述了奏折的起源、运转制度、格式形制、分类及馆藏保存情况。他指出,奏折作为清代早期才出现的一种臣工题奏文书,因上奏官员不同分为了内折与外折;在运转过程中,因留存、保管等制度的差异,形成了朱批奏折、录副奏折这两大档案类别。通过对军机处随手登记档的精细解读,他还原了清代奏折在政务处理中的流转过程,加深了大家对奏折运转与清代国家治理关系的认识。随后,他对馆藏奏折的保存状况与格式形制作了详细的说明,并特别指出,除朱批奏折与录副奏折外,馆藏档案中还保存有奏稿、奏底、奏案等其他几种广义形式的奏折。
第二个环节是档案识读,刘文华副研究馆员精心选取了数件朱批奏折、录副奏折,通过边讲解边示范的方式,带领在座青年进行了识读。在识读过程中,他不仅传授了一些清代公文通用语与奏折形制及格式的知识,还深入剖析了录副奏折中草书的识读与断句技巧。为了强化学习效果,他还将两件档案作为沙龙后的拓展内容,留给青年们自主识读。
活动最后,与会青年围绕奏折运转中的具体细节积极提问,刘文华副研究馆员进行了耐心解答。几位与会同志就有关奏折的细节问题作了一些补充与分析,这次沙龙拓展了大家的学术思维,参会青年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馆藏档案识读”是一史馆为培养青年读档能力而设立的长期主题,本次沙龙作为该主题的第一期,取得圆满成功。该系列活动将通过邀请馆内中青年业务骨干讲授馆藏档案中常见文书相关知识,致力于提升馆内青年的读档能力,营造学术氛围,推动学术建设,共同推动明清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