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下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皇史宬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邀请了中央民族大学彭勇教授,他以“‘三交’史研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为线上线下观众作了一场精彩讲座。
彭勇教授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主要从事明清史、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代表作有《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以京操班军为中心》《明代北边防御体制研究:以边操班军的演变为线索》《明史十讲》《四镇三关志校注》等,担任国家“十四五”重大文化工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历史学会副会长等,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守历史学求真求实的原则,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通过挖掘、整理、研究和宣传自古以来“三交”史的历史事实,不断增进各民族间的共同性,引导各族群众看到中华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讲座中,彭勇教授介绍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刻把握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彭勇教授表示,“三交”史研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其中民族交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民族交流是民族交往程度的深化和内容的拓展,民族交融是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形成的稳定状态和过程。“三交”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社会流动、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
讲座最后,彭勇教授还专门介绍了国家“十四五”重大文化工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的进展情况和研究成果,明确了“三交”史研究的相关概念,分享了“三交”史研究的科学理论与新方法,全面梳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史料体系。
本次讲座不仅邀请了观众现场聆听,还同步进行了线上的直播活动。彭勇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扎实,在互动环节中耐心答疑,观众们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对“三交”史研究有了一个全面了解,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