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上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举办第四场青年学术沙龙。沙龙以“档案保护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张美芳教授,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保护组组长、古籍保护科技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田周玲,及一史馆技术保护处副处长齐银卿,交流探讨档案保护的传承与发展。
参观研学环节,一史馆青年工作者和嘉宾们走进了馆内技术保护实验室工区,依次参观了理化分析实验室、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和纸张分析实验室。大家对拉曼光谱仪、微生物培养箱、纸张老化箱等精密仪器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技术保护处专业人员的介绍,了解了档案技术保护相关仪器的基础功用。
交流研讨环节,三位主讲人从实践经验出发,围绕“档案保护实施现状”“保护技术传承发展”“档案保护宏观策略展望”三个话题展开论述。
齐银卿副处长的论述从新馆实验室概况起步,逐步深入到日常工作和拓展研究的介绍,详细说明了对库房环境、档案保存、虫霉状况等检测调控处理的情况,并简要阐释了我馆在改进档案保护修复措施和验证新兴技术设备方面的规划设想。
田周玲副主任讲解了档案保护的前沿技术方向,强调预防性保护是原生性保护的最优解,而再生性保护则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深入发展,提出档案保护贯穿档案全生命周期,保护的责任属于每一位档案人。她表示我国档案保护宏观策略站位高,较为全面,其中异质异地备份保障了文献收藏单位的数据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制度为科研提供了有效渠道。她鼓励大家,时代和政策能够成就我们,我们的贡献也能成就时代和事业。
张美芳教授提出,档案保护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发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及时吸纳国内外同行、同类相关领域先进技术,结合本单位特点和需求,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实现目标。多做预防性保护,借助智能分析手段对档案开展动态监测管理。并强调跨学科引入人才、培养人才是发展的根本。
在自由讨论环节,大家就“纸质档案国家标准的优化”“档案脱酸技术应用”“档案检测工作实务”等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韩永福副馆长总结到:档案保护工作涉及“收、藏、管、用”各个环节,所有档案人都应具备档案保护意识和知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的殷切嘱托将“保管好”放在了首位,我馆也始终高度重视档案保护的各项工作。从新馆建设完备的技术保护实验室工区,到整合优质资源力量成立技术保护处,都是为了使明清档案得到更好地保管保护,让历史文脉在传承中永续。通过此次主题研讨,馆内青年工作者们从“工区现场、前沿理论、实践应用、发展展望”全方位立体式对档案保护形成深度认知,将有效提升档案安全保护意识,构建科学创新思维,汇聚档案保护合力。